6 月 26 日晚,小米汽车第二款量产车型 YU7 正式发布,这款定位高端智能 SUV 的车型甫一登场便引爆市场。据官方数据显示,新车开售 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台,1 小时内订单量飙升至 28.9 万台,刷新新势力品牌单品首销纪录。发布会后金策略,小米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 CEO 雷军接受媒体专访,就产品定位、市场策略、技术布局等行业关注话题作出深度回应。
谈及 YU7 的火爆表现,雷军难掩激动:
"内部此前预期是 ' 只要比去年 SU7 表现好 ',但实际订单量远超想象。" 他透露,团队已紧急启动扩产计划,"SUV 市场竞争激烈,用户在试驾未开启阶段就给予如此信任,我们必须把质量把控和交付效率作为首要任务。"
针对市场对 "YU7 是否会分流 SU7 订单" 的担忧金策略,雷军指出:
"轿车与 SUV 用户群体存在显著差异,尽管有部分重叠,但核心需求截然不同。" 他透露,SU7 的预期订单量已三次上调,"YU7 的爆发式增长并未影响 SU7,反而带动其订单量同步提升,证明小米双车战略正形成协同效应。"
从 "新生" 到 "重点车企" 的认知转变汽车发展历史上类似比例的产品其实出现过很多,图自网络
雷军坦言,此前因 "一年级新生" 言论引发争议后,小米汽车已调整定位:
"行业将我们视作重点车企,我们必须以更高标准要求自身。" 目前小米汽车累计销量达 13 万辆,虽仅为比亚迪周销量水平,但在智能化、制造体系等领域已形成差异化优势。对时代的变化,小米要做好两个事情。“第一,谨言慎行,每一句话要说得非常准确,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,因为任何瑕疵都可能被放大。第二,要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,在科技创新高端化引领上,真正做好做到领先,做到大家都公认的程度。”
玄戒芯片上车计划提上日程在核心技术布局方面,雷军透露第二代玄戒芯片正考虑应用于汽车场景:
"第一代芯片主要用于技术验证,因性能超出预期导致备货不足,外界所谓 ' 卖不动 ' 的说法与事实不符。" 他强调,小米在芯片领域的长期投入,将为汽车智能化提供底层支撑。
反内卷战略:拒绝价格战 锚定高端技术竞争面对行业价格战压力,雷军提出三条核心策略:
"一是加码科技创新,二是夯实质量根基,三是坚持高端化引领。" 他以测试标准为例:"小米正推进 24 小时耐力测试与千万公里道路测试,用技术内卷替代价格内卷。"
谈及与特斯拉等国际品牌的竞争,雷军说:
"Model Y 确实是标杆产品,但中国车企不应畏惧。过去 ' 七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' 的打法不可取,唯有以技术实力正面硬刚,才能在全球市场赢得话语权。"
京津冀供应链占比超 60% 践行区域协同战略作为北京本土企业,小米汽车在供应链布局上凸显区域特色。雷军透露:
"同等条件下,京津冀供应商优先合作金策略,目前非电池类供应商中 30%-40% 来自京津冀,加上宁德时代亦庄工厂配套,整体供应链本地化率将超 60%。" 这一举措既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,也为产业链效率提升奠定基础。
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